精致露營時代:2025年中國野營用品行業(yè)發(fā)展研判
前言
近年來,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提升與休閑方式多元化,中國旅游野營用品行業(yè)迎來爆發(fā)式增長。從帳篷、睡袋等基礎裝備到智能溫控睡袋、光伏集成設備等高科技產品,行業(yè)正經歷從“功能滿足”到“價值創(chuàng)造”的轉型升級。2024年,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(guī)模突破1334億元,預計2025年將攀升至2483.2億元,帶動整體市場規(guī)模達1.44萬億元。這一數據背后,是政策紅利、消費升級與場景拓展的三重驅動。
一、行業(yè)發(fā)展現狀分析
1.1 市場規(guī)模與增長動能
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《2025-2030年中國旅游野營用品行業(yè)市場分析及發(fā)展前景預測報告》顯示:中國旅游野營用品行業(yè)在疫情后迎來爆發(fā)式增長,2022年核心市場規(guī)模達1134.7億元,同比增長51.8%;2024年突破1334億元,2020-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32.6%,遠超傳統消費品行業(yè)。增長驅動力主要包括:
政策紅利:國家發(fā)改委《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行動方案》推動露營地建設,2024年新增營地超2000個;
消費升級:高端帳篷、智能睡袋等單價超千元的產品銷量年增30%;
場景延伸:沙漠、冰川等極限環(huán)境裝備需求激增,細分市場貢獻35%增量。
1.2 產品創(chuàng)新與技術突破
行業(yè)正經歷從“功能滿足”到“價值創(chuàng)造”的升級:
材料革命:可降解面料應用率提升至25%,碳纖維骨架使帳篷重量減輕40%;
智能融合:GPS定位帳篷、溫控睡袋等智能產品占比達18%,2024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20%;
場景定制:女性輕量化套裝、親子模塊化營地系統等差異化產品崛起。
1.3 產業(yè)鏈協同與區(qū)域布局
產業(yè)鏈呈現“上游材料突破、中游制造升級、下游服務延伸”特征:
上游:高端材料依賴進口,防潮涂層、輕量化拉鏈等核心部件進口率達60%,但產學研合作加速,2024年行業(yè)新增專利數同比增長47%;
中游:AI質檢系統覆蓋率提升至35%,生產成本降低18%,但中低端帳篷產能利用率跌破60%;
下游:頭部營地通過“裝備租賃+體驗消費”模式使客單價提升200%,戶外教育課程、星空觀測活動等增值服務收入占比增至12%。
區(qū)域市場呈現梯度發(fā)展特征:
一線城市:高端定制化服務占比將超40%,如上?!岸际新稜I會客廳”單日客單價達5000元;
下沉市場:四線城市入門裝備銷量增速達55%,性價比產品成主流;
西部增長極:川西、青海等地依托自然景觀,2024年營地投資額增長70%。
二、競爭格局分析
2.1 市場集中度與品牌格局
行業(yè)呈現“兩超多強”格局:
國際品牌:North Face、Columbia占據高端市場(單價2000元以上產品市占率45%),憑借技術壁壘與品牌溢價主導高端需求;
本土品牌:牧高笛、挪客通過性價比策略搶占中端市場(市占率28%),通過快速迭代與本土化設計滿足大眾需求;
中小品牌:依托抖音、小紅書等平臺,以“超低價”策略吸引年輕群體,2024年線上渠道占比達65%,直播帶貨貢獻40%帳篷銷量。
2.2 競爭策略與差異化路徑
產品策略:國際品牌聚焦技術壁壘,如North Face的GORE-TEX面料專利;本土品牌則通過場景定制(如女性輕量化套裝)與性價比突圍;
渠道策略:線上渠道成為核心戰(zhàn)場,抖音、小紅書等平臺催生“內容種草+即時零售”新模式,2024年直播帶貨貢獻超40%帳篷類目銷量;
服務策略:頭部營地通過“裝備租賃+體驗消費”模式提升客單價,部分營地客單價提升200%。
2.3 區(qū)域競爭與產業(yè)集群
東部沿海:依托制造業(yè)基礎與消費能力,形成以浙江、廣東為核心的產業(yè)集群,產品覆蓋高端裝備與大眾消費品;
西部地區(qū):川西、青海等地依托自然景觀,成為露營地投資熱土,2024年營地投資額增長70%;
下沉市場:四線城市入門裝備銷量增速達55%,中小品牌通過“農村包圍城市”策略搶占市場份額。
三、重點企業(yè)分析
3.1 牧高笛:本土中端市場的領跑者
市場定位:聚焦中端市場,通過性價比策略與場景化設計(如親子模塊化營地系統)搶占市場份額;
競爭優(yōu)勢:
供應鏈整合:與國內面料供應商合作,降低生產成本;
渠道布局:線上通過天貓、京東等平臺覆蓋全國,線下在重點城市開設體驗店;
品牌營銷:聯合戶外KOL進行內容種草,2024年線上銷售額占比達60%。
3.2 挪客:輕量化與智能化的先鋒
市場定位:主打輕量化與智能化產品,如碳纖維骨架帳篷、溫控睡袋等;
競爭優(yōu)勢:
技術創(chuàng)新:與高校合作研發(fā)可降解面料,應用率提升至25%;
用戶粘性:通過APP提供裝備使用指南與戶外活動社群,復購率達35%;
國際化布局:2024年出口額同比增長50%,東南亞、歐洲成為主要市場。
3.3 國際品牌:技術壁壘與品牌溢價
North Face、Columbia:
技術壁壘:掌握GORE-TEX面料、YKK拉鏈等核心部件專利,產品溢價能力突出;
品牌溢價:通過贊助戶外賽事(如環(huán)塔拉力賽)提升品牌知名度,高端市場市占率達45%;
渠道策略:在一線城市核心商圈開設旗艦店,強化高端形象。
四、行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分析
4.1 產品高端化與智能化
高端化:消費者對產品品質與功能的要求提升,高端帳篷、智能睡袋等單價超千元的產品銷量年增30%;
智能化:AI溫控帳篷、無人機配送裝備等將進一步提升露營的便捷性與安全性,預計2025年智能產品銷售額占比將達25%。
4.2 服務化延伸與生態(tài)重構
裝備租賃:帳篷按次租賃模式滲透率突破30%,年輕用戶復購率達45%;
營地運營:頭部營地通過“裝備租賃+體驗消費”模式使客單價提升200%;
技術驅動:光伏集成裝備市場規(guī)模將突破80億元,AI營地規(guī)劃系統落地項目超500個。
4.3 區(qū)域市場梯度發(fā)展
一線城市:高端定制化服務占比將超40%,如上?!岸际新稜I會客廳”單日客單價達5000元;
下沉市場:四線城市入門裝備銷量增速達55%,性價比產品成主流;
西部增長極:川西、青海等地依托自然景觀,2024年營地投資額增長70%。
4.4 國際化發(fā)展加速
出口增長:預計2025年中國露營裝備出口額將達到200億元,東南亞、歐洲成為主要目標市場;
海外布局:本土品牌通過并購、海外設廠等方式拓展國際市場,如牧高笛在東南亞設立生產基地。
五、投資策略分析
5.1 戰(zhàn)略卡位方向
技術深挖:關注輕量化材料、能源自給系統等“卡脖子”技術突破;
場景深耕:房車露營適配裝備、戶外應急醫(yī)療包等細分賽道增速超50%;
生態(tài)構建:與車企、旅游平臺共建露營生態(tài)圈,如開發(fā)車載露營套裝、聯名設計主題營地裝備。
5.2 風險預警
產能過剩:中低端裝備價格戰(zhàn)加劇,毛利率跌破15%;
標準滯后:防水、阻燃等關鍵指標缺乏國標,消費糾紛年增35%;
供應鏈風險:高端拉鏈、防潮涂層等核心部件依賴進口,受國際局勢影響波動加劇。
如需了解更多中國旅游野營用品行業(yè)報告的具體情況分析,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(yè)研究院的《2025-2030年中國旅游野營用品行業(yè)市場分析及發(fā)展前景預測報告》。